厦门视窗_厦门本地化生活服务平台
厦门视窗主页 > 教育 > 正文 >

100年前蒙氏教育解放了孩子,今天的妈妈还在摧残自己宝宝吗?

2020-08-12 13:38:01 来源:互联网 阅读:-
100年前蒙氏教育解放了孩子,今天的妈妈还在摧残自己宝宝吗?

欢迎来到《丘比特金箭》!请加关注,共同探讨兴趣话题。

导语:

意大利育儿博士蒙台梭利在《童年秘密》一书中阐述了儿童心理发展历程,颠覆了长期以来对儿童的心理认知。100多年前唯一超越国家、种族、宗教差异在全球普及推广的蒙氏教育解救了儿童,让儿童按照自己的内在动能成长,不再受到成年人的限制和束缚。

传统对宝宝思维的认知是:孩子是一张白纸,幼儿没有思维没有意识,一切都要成人示范给宝宝,宝宝在模仿中慢慢长大。这种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儿童,成年以后出现很多心理疾病。如:抑郁症而身亡、自闭不接触外界、暴力倾向、嗜赌嗜毒等等。这些结果源于成人忽略了从受精卵细胞开始的胎儿和出生后新生儿内心活动的关注。

100年前蒙氏教育解放了孩子,今天的妈妈还在摧残自己宝宝吗?

《童年秘密》告诉读者成人和儿童的意识存在很大的区别,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成人和孩子有很多冲突;通过大量实验证明了新生儿有内在的意识和思维;告诉读者成人要重视孩子的内在心理动能,他有自我成长的本能,这种内在动力可以让孩子在一个适应的环境中成长,而成人的干预会阻碍孩子对世界的探索。

蒙台梭利教授对新生儿总结了三个特征:

敏感期:

儿童心理的发展不是偶然发生的,也不是由来自外界的刺激所引起的,而是受到短暂的敏感性,即与获得某种特性的相关的暂时的本能指导的。尽管这种发展是依靠外部世界的,但外部世界并没有决定性作用,它仅仅是提供儿童心理生活所必须的手段。

刚出生的幼虫在寻找叶子时,是靠对光线的敏感来判断,这是一种本能,不需要教,等到虫子长大了,能够找到叶子时,这种靠光的敏感就消失了。婴儿也有自己的敏感性,比如婴儿用的手不断地乱抓乱摸,婴儿长到手可以拿东西时,会把能拿起来的东西都要用嘴感受一下,这些都是婴儿用他的内在敏感性来探索他未知的世界

内在敏感性决定了婴儿在外部环境中选择一些必要的东西,并运用这些东西发展自身的独特能力。敏感性的周期性发展过程称之为“敏感期”。当成人阻止儿童正在秘密起作用的内在本能时,将会引起儿童心理的失调和畸形,其结果将会伴随儿童的一生。如果儿童不能受到它的敏感期指导,那么,他也就失去了一种自然征服的机会,而且,永远失去了这种机会。

100年前蒙氏教育解放了孩子,今天的妈妈还在摧残自己宝宝吗?

外部秩序:

儿童总是通过物体的外部秩序而认识他周围的环境,并理解他自身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外部秩序就是指东西应该放在原有的固定位置。儿童的秩序感就是他已经认识某样东西在他的环境中所安排的位置,并且已经记住它们的位置,通过他熟悉的外部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来感知自己所处的环境。如果破坏了儿童熟悉的有秩序的环境,就扰乱了他对外部环境的感知,杂乱无序会让他感到心烦意乱,他会用哭来表达痛苦,甚至会采取生病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焦虑。

一个例子是蒙台梭利教授的亲身经历:一个母亲觉得身体不适躺在沙发上,保姆给她两个靠垫可以让她舒服一些,一个不到两岁的女孩来请妈妈讲故事,妈妈讲了一半,因为很难受,她把两个靠垫拿到隔壁房间,保姆接过后,她哭着说“不是靠垫,不是靠垫”。保姆怎么也哄不好女孩,带到母亲床前,继续把故事讲完,但是女孩一直在哭着重复说:“妈妈,沙发”。女孩的哭泣是因为妈妈从沙发到卧室打乱了她的外部秩序,听故事时,开头在沙发听,结尾在卧室听。她无法接受这样的改变,她认为听故事应该从头到尾都在沙发上,靠垫也不能放在隔壁房间。儿童对秩序的要求来自他对环境的感知。与成人理解的秩序是有差异的。

100年前蒙氏教育解放了孩子,今天的妈妈还在摧残自己宝宝吗?

内部定向

儿童具有两种秩序感:一种是外部的,这种秩序感属于儿童对他自身与他的环境的关系的感知;另一种是内部的,这使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后一种感知可称之为“内部定向”。

儿童在自由走动之前已经经历了与身体的各种姿势有关的高度发展的敏感期,从而产生一些有原则的自发能量,这些原则一旦被破坏,他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书中的案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儿童的内部定向。

一岁半的儿童突然生病,每天晚上不能入睡并哭泣,医生没有治疗的方法,他的母亲找来心理医生,心理医生观察了儿童的情况,用两个枕头搭成一个婴儿床的样式,把孩子放在枕头旁,小家伙自己滚到小床里没有哭闹就睡着了。原来孩子睡在婴儿床里,后来把他抱到大床上和妈妈一起睡,就出现了哭闹和病态。因为睡到大床失去了婴儿床围栏的感觉,这种感觉的丧失,导致了内部定向的混乱以及痛苦的内在冲突。

100年前蒙氏教育解放了孩子,今天的妈妈还在摧残自己宝宝吗?

综述:

我们育儿过程中,对新生儿的心理活动了解几乎为零,新生儿不会说话,无法表达内心的活动。但是,不是他没有心理活动,当外界环境与他感知的环境和内在定向吻合时,会是一种安静愉快的表现,当外部环境与之冲突时,只能用哭闹、不安、生病来表达。成人只有了解了新生儿的内在需求,才能抚养出真正心理健康的孩子。

传统的育儿理念中有一种说法:婴儿不能宠,越宠越坏;让他哭吧,哭够了就不哭了;如果这样养育婴儿,婴儿不是天天被成人折磨吗?读懂新生儿的内心,让你的宝宝远离成人的摧残。


推荐阅读:IT时讯网